穿多少件衣服或盖多厚的棉被,依然四肢冰冷,尤其女性特别严重,这时不妨透过中医辨别体质,服用通经络的中药,或者吃一些甜品或鸡汤,也许可让身体暖和,让自己比较不畏寒。
脸白无血色月经不正常
卫生署立丰原医院中医师林焕钦指出,在冬季,常有不少民众抱怨手脚就像「鸡脚冻」般冰冷,特别是女性「你那一双好冷的小手」,脸色也苍白、无血色,这类妇女往往是气血两虚,而且合并月经不正常。
林焕钦解释,传统中医都强调「气为血之帅」、「血为气之母」,建议以温经通络的药物,从促进血液、经络循环,进而提高身体的温度。
四逆汤:男女适用补气兼补血
中医对抗四肢冰冷的药物,不外人参、当归、川芎、肉桂、老姜、桂圆等,兼具补气、补血及温热的效果。林焕钦说,中医常用一帖以乾姜、附子和甘草所组成的「四逆汤」,男女适用,可让手脚冰冷者立刻感到暖呼呼。
鸡汤:属性平和较无副作用
宁波整形美容专家认为,老祖母流传下来的鸡汤,也是一道不错的御寒良方。古书中说,鸡肉「味甘、性平、无毒,有补虚劳羸弱,治一切虚损」,相较於羊肉性热、鸭肉性寒,炖鸡进补比较没有副作用,只要加少量的枸杞、红枣及黄耆,就是兼具补气血的鸡汤。
甜汤:桂圆紫米暖胃补元气
在冬天喝一些茶饮或甜品,也有驱寒效果。杨玲玲说,市面上有黑糖姜茶的茶包,非常方便,以人参须、桂圆和去芯的麦门冬加水熬煮成的参须桂圆茶,在冬天喝可达到暖胃、滋养及补元气的功效。至於以紫米和桂圆、红枣合煮的紫米粥,或者八宝粥,都能改善低温造成的手脚冰冷。
暖暖包:隔着衣服贴在肚脐上
有不少女生喜欢把暖暖包放在手中取暖。但林焕钦认为,把暖暖包放在手中,只在局部感到温暖,正确用法是把暖暖包隔着衣服贴在肚脐上,但时间不宜过久。他说,肚脐是阳气根源,藉由暖暖包温脐,可带动全身周边血液循环,达到保暖效果,如同中医的温灸疗法,还可改善经痛。
泡脚:加中药泡到三阴交
泡脚也是促进血液循环的方法,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师吴建隆表示,冬天直接把脚泡在水池或水盆,透过水温提高足部的温度,除了简单的温水浴外,建议可用当归5钱、川芎5钱和桂枝3钱,将药材放在1公升的水中加热至滚开,再转小火煮5分钟,然後滤渣,调和温水到摄氏40度左右,每天睡前泡脚10到20分钟,帮助四肢活血行气。
冬天泡脚最好泡到内脚踝上三寸的「三阴交」穴位高度,并顺便对这穴位加以搓揉。此外,如果睡觉时还感到脚尖冰冷,可让双脚脚跟往下蹬、脚背往身体方向顶,维持10秒後放松,反覆做5分钟,也可藉脚的运动加速血液回流,达到保暖效果。
关键字链接: